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湖楼题壁

厉鹗 厉鹗〔清代〕

水落山寒处,盈盈记踏春。
朱栏今已朽,何况倚栏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站在西湖的酒楼上,见那泉水飘散在幽冷的山涧深处,勾起了我当年踏春的美好回忆。
而今湖楼的雕漆栏杆已经斑剥朽烂了,何况当年在这里一起赏春的人。

注释
湖楼:西湖的酒楼。
盈盈:指少女或少妇的美好风姿。
踏春:春日郊游。孟郊《济源寒食》:“一日踏春一百回。”
朱栏今已朽,何况倚栏人:这两句本自苏轼《法惠寺横翠阁》诗句:“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参考资料:完善

1、 刘世南编注.清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10:第299页
2、 本社编.古诗观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08:第844-845页

创作背景

  清高宗乾隆七年(公元1724年)正月三日,厉鹗爱妾朱满娘因病去世,当年冬天,厉鹗登上湖畔楼亭,伤心悼念之情油然而生,在湖楼墙壁上题写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元明清诗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1:第343-344页

赏析

  这首诗的前二句由当前的凄清景色,勾起往日美好记忆。后二句由眼前所见的湖楼朽败,以景托情,道出诗人此时的心境,表现了世事盛衰,人生易老的深沉感慨。诗中用典无痕,使小诗寓以哲理,又显现出一片真情。

  作者采取“今一昔—今”的倒叙方法,形成亦实亦虚,首尾呼应,曲折回环的章法特点。起句写楼上即目所见,景象凄凉索寞,已寓感伤之意。次句启开一笔,因景怀人,回忆与亡妾在“水落山寒处”踏春乐事。“盈盈”摹写满娘当时的姣好仪态,生动传神,足以唤起读者的视觉形象。对这么一件平平淡淡的日常小事,作者即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若非两人恩爱笃厚,焉能如此。一个“记”字,何等情深,仿佛这事就发生在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湖楼题壁》是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二句由当前的凄清景色,勾起往日美好记忆;后二句由眼前所见的湖楼朽败,以景托情,道出诗人此时的心境,表现了世事盛衰,人生易老的深沉感慨。整首诗用典无痕,使小诗寓以哲理,又显现出一片深至沉痛的思念之情,具有隽永的情味。

厉鹗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213篇诗文  7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

高鹗 高鹗〔清代〕

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
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鳞瞑羽迷谁与诉。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母

倪瑞璿 倪瑞璿〔清代〕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春怨·春夜

顾太清 顾太清〔清代〕

杨柳风斜。黄昏人静,睡稳栖鸦。短烛烧残,长更坐尽,小篆添些。
红楼不闭窗纱。被一缕、春痕暗遮。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